关于建设凤咀村文化空间场所的建议
提建议代表:黄旭婷、黄志辉、刘佳茂、黄永雄、曾红斌、何海琼、吴泽珍、赖彩瑜、郑育华、谢小明
关于建设凤咀村文化空间场所的建议
一、缘由
永湖镇凤咀村是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之一。辖区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1700多亩,共9个村民小组。该村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拥有开元堂、上排城堡两处区级文保单位。村庄非遗文化活动丰富,具有“一歌一舞”两个非遗项目,其中凤咀村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阳皆歌”的重要发源地,是“惠阳皆歌”代表性传承人黄红英的家乡,凤咀麒麟舞是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现仍有50多人坚持练习传承。村内还有国家级3A景区亚维浓生态园,具备一定的农业产业基础。
该村于2023年列入第一批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该村拟在规划的中心凤仪广场上建设一个文化空间场所。场所建成后,既是村民日常活动的聚集地,也是文创特产、户外表演、村居风光的展示窗口。
二、理由
根据民生所盼,改善凤咀村集体活动场所有限的状况,吸引游客、增加收入,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实现典型村的和谐发展,决定在该村凤仪广场建设文化空间场所,使基础设施建设与典型村发展同步而行、协调一致。
三、办法
为推动该村文化旅游产业,结合该村产业发展和典型村打造需求,依托该村城郊优势、生态资源禀赋和惠阳皆歌等文化特色,发展文化+休闲农业项目,在大坑水库和连片农田片区规划的凤仪广场上兴建二层的文化空间场所。该场所占地16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20平方米。文化空间融入村史、人文和IP元素,完善凤咀村特色产品展示、综合培训、非遗传承和乡村书房等功能。围绕“一老一小”,通过打造乡村文化空间,创造性开展系列文体活动,打通文化惠民、文化为民“最后一公里”,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空间场所建设需资金约130万元,村自筹30万元,仍缺额100万元。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恳请区人大支持100万元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