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议案建议 正文

关于提升彩二村农田水利及村道基础设施的建议

来源:    2025-04-17 00:12:00

提建议代表:何海琼、郑育华、谢小明、黄永雄、黄旭婷、曾红斌、吴泽珍、黄志辉、赖彩瑜、张天宝

关于提升彩二村农田水利及村道基础设施的建议

  一、背景

  惠阳区永湖镇彩二村位于永湖镇东南部,是怀安原乡示范带的起点,其辖区面积共8.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2200多亩,户籍人口共2300人。彩二村主导产业为农业和旅游观光,其中农业占比80%。

  2024年初,永湖镇彩二村列入第二批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永湖镇按照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要点》,制定了典型村培育方案,有序推进彩二村典型村建设,其中重点打造彩凤片区田园综合景观带。彩凤公园作为彩二村田园景观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建设,对提高村民收入、增加游客量有重要作用。

  拟提升的机耕路为S357省道转入大坑白水寨片区的核心道路,是串联彩凤片区路网中通行条件最优,景观资源最丰富的纽带,具备多方面战略意义:一是区域联动枢纽。机耕路串联了彩凤片区千亩农田、大坑水库生态景观以及第一批典型村凤咀村,是“彩凤田园综合体”的关键基础设施。二是农业现代化支撑。近年来经过镇村领导干部共同努力,集约了沿线农田1000余亩,这里依托大坑水系灌溉,是优质良田集中区。然而,现有水渠年久失修,道路硬底化后未进行提标升级,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三是生态旅游开发。结合绿美乡村建设,未来计划与区经营集团联动,融合生态农业、徒步骑行等文旅项目,形成“农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二、理由

  在省委省政府“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工作重点及“和美乡业”建设要求下,结合永湖镇全面打造彩二典型村的实际需要,当前亟需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修缮和村道进行提标升级改造。

  交通便利和水资源丰富成为彩二村发展农业的优势,凭借这些优势,耕地流转率不断提高,但大部分农田水利设施由于年久失修,导致部分道路存在路肩挡土墙塌方、水沟堵塞、破损、渗漏等问题。雨季时,容易引发内涝,导致耕地水土流失,影响农作物产量,严重制约农业生产效率和抗灾能力,也给村民出行带来不便,进而影响了村民土地流转的收益。此外,硬底化路面缺乏护栏、护坡和标识牌等设施,不仅降低游客通行效率,还存在安全隐患。这些都是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改善村道边沟渠现状,将极大地优化村民的出行和耕作条件,提高农产品单产量,也更有利于配合永湖镇政府的部署,打造“彩凤田园综合体”,助力“农业+文旅”高质量发展。

  三、办法

  结合永湖镇彩二村产业发展需求及典型村的培育要求,为推动彩二典型村农耕文化产业的发展,发展“农耕文化+田园观光”农业项目,利用大坑水库和永湖镇彩凤公园打造“万亩方”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等载体,建议对彩二村主村道连片1300亩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修缮,对主村道路边两侧约3.2公里的水沟进行整治,同时对沿着1.6公里主村道接驳小组道重要6个路口进行提升,包括标识牌导向、绿化美化提升、道路提标升级等,预计费用80万元。

  提升村道基础设施后,一方面,将进一步提高农田耕作条件,有效解决排水系统抗灾问题。另一方面,能大幅度减少耕作层的水土流失,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沟渠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村容村貌、田园风光将显著提升,为“彩凤田园综合体”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撑,带动农旅产业增收,进而提高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航拍俯瞰图


水沟现状图


水沟现状图


水沟现状图


小组路口现状图


水沟现状图


水沟现状图


水沟现状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