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议案建议 正文

关于在惠阳区中小学推广地方方言宣传的建议

来源:    2025-04-16 19:55:00

提建议代表:江小梅、赖美婷、张志勇、曾新凤、叶晓健、陈浪清

关于在惠阳区中小学推广地方方言宣传的建议

  一、缘由

  惠阳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是广东著名侨乡之一,是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带,拥有丰富的方言资源,如客家话,粤语,潮汕话等。地方方言不仅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维系乡土情怀沟通海内外华人,传承历史记忆的重要纽带。然而,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惠阳区中小学生使用客家方言的频率逐渐降低,许多孩子甚至无法熟练使用客家话。这种现象不仅导致地方文化的断层,也削弱了年轻人一代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因此,加强惠阳区中小学生客家方言的推广,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还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发展。

  二、理由

  惠阳地方方言(客家话)现状

  (一)客家方言使用频率下降:在家庭和学校中,普通话成为主要交流语言,许多学生对客家话的掌握程度较低,甚至完全不会使用。方言教育缺失,学生缺乏系统学习方言的机会。

  (二)文化认同感弱化:年轻一代对客家话的陌生感导致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减弱,地方文化的传承面临挑战。

  (三)家长态度分化:部分家长认为方言实用性低,更倾向于让孩子学习普通话和外语:另一部分家长则希望孩子能掌握方言传承客家文化。

  三、办法

  (一)将客家话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建议区教育部门在中小学校开设地方方言课程,将其作为选修课或兴趣课纳入课程体系。内容可通过方言发音,常用词汇,民间故事,谚语等,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校可定期举办方言演讲比赛,故事会,方言歌曲演唱等形式。

  (三)组织地方语言学者,编写适合中小学使用的方言教材和课外读物,涵盖方言基础知识,地方历史故事,民俗文化等,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客家方言并了解其文化背景。

  (四)借助短视频,音频,动画等新媒体形式,制作方言教学资源,通过学校公众号,教育平台等渠道向学生和家长推广,吸引学生关注。

  (五)鼓励家长在家庭环境中多使用方言与孩子交流,学校可通过家长会,讲座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方言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家长重视方言教育。

  (六)与本地文化馆,非遗传承等机构合作,建立方言文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近距离感受方言与地方文化的紧密联系。

  (七)建议惠阳区政府支持方言研究项目,对方言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和数字化保存,为方言教育提供学术支持。同时,可设立方言保护基金,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方言保护工作。

  通过以上措施,惠阳区中小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和使用本土方言,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客家方言的推广也将为惠阳区的文化多样性注入活力,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地方方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加强惠阳区中小学生地方方言的推广,不仅是对传承文化的保护,更是对年轻人一代文化自信的培养。对海外华人华侨架起桥梁沟通作用,为惠阳高质量发展注入独特动能,希望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让惠阳客家方言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