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议案建议 正文

关于加快推进淡水老城危旧建筑拆建(修缮)的建议

来源:    2025-04-15 16:56:14
  提建议代表:许惠良、叶子裕、叶幼帆、刘奕辉、董亚洲、叶亮

关于加快推进淡水老城危旧建筑拆建(修缮)的建议

  一、缘由

  (一)淡水老城危旧建筑情况。淡水老城位于惠州市惠阳区淡水街道,街区南起崇雅路、北至东门街,西起淡水河,东至白云五路,是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经排查,淡水老城范围内现共有房屋4321栋,大部分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房屋,有的甚至是上百年的破旧瓦房。其中危旧房屋约150栋。

  (二)老城危旧建筑情况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淡水老城内许多危旧房屋因常年无人居住、疏于管理、年久失修等原因,已出现杂草丛生、垃圾堆放、墙体开裂、房顶垮塌、墙体严重倾斜、杂树穿透屋顶等问题,存在随时倒塌、脱落伤人、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及过往群众安全。

  (三)老城危旧建筑修缮拆建申报成为瓶颈。根据《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四条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依法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拆除等活动进行了规定,但未针对历史街区内危旧建筑(文物建筑、历史建筑除外)拆除后是否可按原状复建明确表述,导致住建部门、自然资源部门、文化部门对是否允许核心区内危旧建筑是否可以按历史原貌拆除重建模棱两可、审批困难;群众也常常因为手续复杂、繁琐对修缮拆建危旧房屋望而却步。

  二、理由

  (一)加快推进淡水老城危旧建筑拆建(修缮)意义。淡水老城保留了大量完好的客家排屋和客家围屋等古建筑,对传承惠州客家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危旧房屋长年失修失管问题已严重制约广东省历史文化街—淡水老城街的发展。2024年,惠阳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有历史记忆、有特色的老建筑、老街区有机更新和复合利用,让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二)加快推进淡水老城危旧建筑拆建(修缮)的经济与商业价值。淡水老城具有独特魅力,历史街区具有稀缺性,这种稀缺性也直接提供了经济收益和商业价值的机会。淡水街道老城改造正如火如荼进行,一期改造效果凸显,高水平激发了惠阳活力。二期改造如期而至,淡水老城危旧建筑修缮或拆建迫在眉睫。

  三、办法

  (一)明晰权责,优化流程。历史文化街区内危旧建筑修缮、拆建等工作不仅仅是住建部门的工作,还涉规划、文化、综合行政执法、供电、水务等相关部门。建议由区政府牵头,区住建、规划、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出台制定《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危旧房屋拆建(修缮)流程优化方案》,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权责,优化审批流程,避免互相推诿、各设门槛等现象。让历史文化街区危旧房屋修缮、拆除复建工作有规可循,也让群众可以循规办事,提升工作效率,从根本上解决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的危旧建筑问题。

  (二)加大宣传引导,开展房屋安全排查。积极宣传危旧房屋安全隐患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实推进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设立专门补助资金,引进专业房屋鉴定检测公司,引导危旧房业主积极主动参与,对淡水老城街区范围内所有老旧房屋开展拉网式、无死角、全覆盖的房屋结构安全检测,为后续拆建(修缮)提供检测数据支撑。做到有问题及早发现、及早上报、及早处置,切实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功能重组,彰显淡水老城经济商业价值。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充分利用淡水老城建筑和街区的结构通过不同形式的更新以适应新的需求,吸引游客而促进旅游业振兴,寻求城市更新、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之间的契合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