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惠阳区加大AED投放力度的建议
提建议代表:李筠
关于在惠阳区加大AED投放力度的建议
一、背景
(一)AED的重要性: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有效手段。在心脏骤停的黄金4分钟内使用AED进行急救,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每延迟一分钟除颤,患者的生存率就会下降7%-10%。因此,AED的广泛应用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二)各地重视情况差异:在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对AED的重视程度较高。这是因为这些地区人口流动大,心脏骤停等突发情况发生的概率相对较高,而且人们的健康意识和急救需求也更强。同时,这些地区也有更充足的资源来推动AED的配置和普及工作。相比之下,惠州及惠阳区在AED配置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提高对AED重要性的认识。
(三)惠州及惠阳区目前配置情况:截至目前,全市在惠阳区、惠州机场等地已经布点的基础上,持续增加AED数量。具体分布更为广泛,市直及惠城区在原有市行政中心、惠州体育馆等地点的基础上,更多公共场所新增AED配置;五个县区中,惠阳区除了之前的惠阳赛立足球场(1台)、惠阳区行政服务中心(1台)、惠阳区政府主楼(1台)、惠阳区纪委办公楼(1台)、惠阳区财政局(1台)地点外,2024年,在惠阳区卫生健康局支持、惠阳区红十字会筹资购买了两台AED,分别放置在叶挺纪念园及惠阳体育会展中心。惠东县、博罗县、大亚湾区、仲恺高新区、龙门县等地也在持续完善AED布局。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型医院周边,而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商业区、学校等区域,AED的覆盖远远不够。很多人在突发心脏骤停时,周边根本无法及时获取AED设备进行抢救。
二、建议
(一)增加投放数量:在企业密集的工业园区、学校、大型商场、医院周边、车站、地铁站等人员密集场所,根据人流量和区域面积合理规划AED的投放数量。比如,每个大型商场至少配备2-3台,学校每栋教学楼配备1-2台。
(二)优化投放布局:对现有的AED分布进行全面调研,对于一些人口密集但无AED设备的区域优先布局。同时,在城市的各个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也应设置AED,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获取和使用。
(三)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对AED采购和投放的资金支持。同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AED设备,对于捐赠者给予一定的荣誉和政策支持。
(四)建立维护与管理机制:设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AED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定期检查设备的性能和电量,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可用状态。同时,建立AED使用记录档案,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加强培训与宣传:组织专业人员对相关场所的工作人员、志愿者等进行AED使用培训,教他们使用小程序“惠州AED”,让他们通过该小程序了解身边AED投放的具体位置,以便在紧急时刻更便捷地获取AED,从而优先保障生命安全,为抢救争取更多时间。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宣传AED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线上宣传,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六)定期评估与调整机制:每半年或一年对AED的投放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评估。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人口流动变化、AED使用频率等因素,对AED的布局和数量进行适时调整,确保AED资源能够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三、预期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惠阳区的AED配置将得到显著提升,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望大幅提高,为居民的生命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同时,在提升整个地区的急救水平和公共安全同时,也能提升整个地区的急救水平和公共安全意识,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让更多的人在面对突发心脏骤停事件时,有更大的机会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