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区新圩镇人大:筑牢代表履职“主阵地” 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近年来,惠阳区新圩镇人大持续推进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三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对驻站代表联系群众所反映意见建议的办理,健全代表建议“收集—转办—督办—反馈”闭环运行机制,推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让代表工作更加接地气,做到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让代表更有“归宿感”“成就感”,使联络站成为代表履职的“主阵地”、服务政府和老百姓沟通的“连心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基地。2023年以来,共安排代表进站362人次,接待选民64人,走访联系选民400余人,收集群众意见22条,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筑牢代表履职“主阵地”
根据新圩镇东西走向的地理环境,并考虑合理性与便利性,将中心联络站设在交通便捷、人员密集、紧挨办事大厅的镇政府一楼中心区域。以“硬件齐全、软件提升”为目标,继续按照有场地、有人员、有制度、有活动、有经费、有设备的“六有”标准,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现代化代表履职场所。继续推进联络站规范化管理,健全代表联络站联系群众、接待选民、履职登记等制度,注重服务保障,要求专人负责日常工作,服务代表履职、接待来访群众,跟踪落实选民群众反映的问题,确保联络站管理有序,做到“全天候、零距离”。秉持“用常、用好联络站”的理念,规范活动形式,要求以“常规接待+主题接待”“站内接待+出访接待”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丰富活动内容,除接待选民群众外,依托联络站经常性开展监督视察、走访调研、学习交流、为民办事、述职评议等各类活动,让联络站既成为代表履职、联系选民的阵地,也成为代表日常各项活动的平台,不断提高运行实效。
服务群众“零距离”
为使民意表达更为便利、民声发自基层一线、沟通交流更“零距离”,通过设立固定代表接待日、网上履职工作群、走访联系选民等方式,采取“线下+线上”模式,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真正实现了“大门常开、活动常态、群众常来”,真正实现群众与代表“零距离沟通”,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2024年5月30日,区人大代表曾碧金、镇人大代表李奕辉、黄建文等代表走访联系选民,了解到新圩镇敬老院升级改造后因权属问题尚未投入使用,提出加快敬老院运营审批手续和投入使用,确保特困老人尽早入住。经转办,相关部门积极办理,7月底前已完成相关工作并投入使用敬老院。代表们还就敬老院经营模式、入住条件等问题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宣传,为群众解疑释惑,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2024年7月21日,通过省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平台收到选民提出《关于劳动人民公寓的建设一点建言》,中心联络站立即将选民意见报告镇人大主席团,并将有关问题转交镇政府及相关部门研究办理。同月25日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平台将办理落实情况回复了选民。
解决民生“大问题”
秉持“人民至上“原则,围绕民生实事、经济发展等中心工作,组织人大代表进站开展活动建言献策,用心用情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助推镇级经济社会新发展。一方面,推动民生实事和重点项目建设。2023年镇人大主席团利用“代表进站日”开展新圩镇重点建设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实施计划、开工建设、实施进度等情况专题调研或监督视察活动,全年共组织代表109人次对萨瓦自行车、基实实业、约场门诊部等29个项目建设情况,开展13次专题调研、视察活动。代表们积极参与,为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和重点项目积极建言献策,有力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取得新进展,助推新圩镇经济社会新发展。另一方面,设立镇级联络站代表建议办理资金,立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破解镇人大代表建议“小项目没钱办”的瓶颈,实现“小资金大作为”。2023年,在惠阳全区各镇首先设立镇级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资金,每年安排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建议办理资金150万元,2023年安排新圩镇中心联络站代表建议办理资金60万元,长布、东风和约场3个联络站各30万元,共办理了7件代表建议。例如2023年7月,镇人大代表曾思凯、刘宗林等代表积极响应当地群众呼声,提出了建设红卫村元江吓文化广场的建议。该项目争取到镇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资金30万元,于2024年6月完工并投入使用。红卫村元江吓文化小广场的建成,为生活在周边群众提供了一个集休闲、娱乐、运动于一体的场所,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2023年8月,镇人大代表曾文才、丘建锋等代表提出《关于对新圩镇元洞小学后门平台楼梯建设建议》,纳入2023年度使用镇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资金项目,于同年9月该项目建成,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消除校门口人车混行的安全隐患,为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赋能基层治理“新模式”
积极探索“人大代表+基层治理”新模式,新圩镇人大主席团依托代表联络站丰富代表学习交流、联系群众、建言献策等履职活动,使得阵地“建起来”、代表“动起来”、民心“聚起来”,代表履职“触角”不断延伸,让代表们在参与社会治理、助力经济发展中更加彰显代表力量。2023年4月6日,镇人大利用“代表进站日”,在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就安全生产问题,组织人大代表与镇应急管理办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同时与长布、东风、约场联络站代表进行视频连,听取该部门工作汇报后,并就安全生产提出意见建议,镇应急管理办当场表态接受代表建议就立即整改。2024年5月31日,为有效缓解新圩镇西南片区Y948、S358至G228欠口段交通拥堵问题,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中心联络站组织约见镇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活动,让代表与交通管理部门就交通拥堵问题面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通过约见活动,代表们反映了群众的呼声,提出可行性意见建议,敦促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解决有关问题,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新圩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三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密切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沟通联系,切实打通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推动了民生问题解决,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接下来,该联络站将不断巩固提升“三化”建设成果,坚持“建管用”并重,进一步发挥代表联络站在密切联系群众、畅通民意表达、助力代表履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