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建镇隆社区环马鞍山绿道的建议
提建议代表:叶伟宏、钟向荣、林国文、黄小亮、黄锦容、杨惠珠、黄巧玲、刘惠英、李丽琼、温向明、李文翠、李醒明、翁志灵、曾海波、胡慧嫦
关于修建镇隆社区环马鞍山绿道的建议
一、基本情况
马鞍山位于惠阳区镇隆镇中部,镇隆四大半围就在马鞍山麓,一部《马鞍山下红旗飘-中共镇隆地方史》,记述了镇隆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艰苦创业、曲折前进和成就辉煌的历史,是惠阳乃至东江地方党史的组成部分。大革命时期,这里是惠阳县第九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广东东江开展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的重要地区。
马鞍山因形似马鞍得名,如今的马鞍山下一片繁华,东南侧为镇隆社区、楼寨、楼下村,西南侧为大光、高田村,北面为塘角村,这里有广东省第二大客家围屋,有革命运动旧四大半围,有高品质的荔枝产业,融合了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和荔枝文化于一体的文化底蕴,乘着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的春风,这里正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开展红色美丽村庄和美丽圩镇建设。该片区人口密集、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浓厚、产业结构合理,目前常住人口约为6万人,但由于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特别是养老、儿童游憩、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健康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落后,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目标差距较大。利用马鞍山的资源禀赋,结合镇隆镇荔枝文化和红色文化,修建环马鞍山绿道、登山步道、荔枝园采摘道等嵌入式公共服务设施,有利于解决该片区存在的公共服务设施短板问题,有利于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下基层、进社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重要意义
环马鞍山绿道服务设施建设是推动美丽圩镇、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重要举措,是新时代新征程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城镇社区更好承载人民美好生活的重大政策,是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惠及全民、走近群众身边,努力把城镇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举措。
三、有关建议
依托已初步建成的镇隆荔枝文化广场,建设一条环马鞍山、连接荔枝文化广场、镇隆河两岸的绿道,同时在现有果园路的基础上修建登山步道和荔枝园采摘路,总长约为20公里,宽约为2.5米,通过修建绿道、登山步道和荔枝采摘路,努力把马鞍山打造成集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健康服务、儿童游憩、徒步登山于一体的自然公园,使其成为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和荔枝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