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议案建议 正文

关于将镇隆供水纳入全市供水计划的建议

来源:    2024-02-20 21:21:00

  提建议代表:钟向荣、林国文、黄小亮、叶伟宏、黄锦容、杨惠珠、黄巧玲、刘惠英、李丽琼、温向明、李文翠、李醒明、翁志灵、曾海波、胡慧嫦

  关于将镇隆供水纳入全市供水计划的建议

  随着深莞惠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镇隆镇作为深莞惠区域联系的重要节点,镇区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用水需求总量大幅度上升,同时对供水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供水调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愈发重要。

  一、案由

  水是生命之源,是满足社会文明进步和生产生活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镇隆镇主要水源为碗窑水库、黄沙水库及西枝江。因近年持续干旱,水库水位急剧下降,水量日益减少,且西枝江水源主要供水管道是从马安泵站起经惠阳水厂处理后,通过三和、秋长、新圩三个街道供往镇隆,输水线路长约50km,为单管长距离供水。若遇大管抢修、持续干旱等情况,镇隆镇必将面临长时间大面积停水的问题,供水保障性极差。

  二、案据

  根据《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总体规划(2014-2030)》,镇隆镇人口规模约12万人,最高日用水量为15.4万m³/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用水需求爆发性增长,供水安全的风险和挑战也越来越大。

  碗窑水库常年平均蓄水量364万m³(死水库容32万m³),按日均供水量1.8万m³、自然蒸发约1.25万m³计算,仅可支撑镇隆自来水公司供水区域约110天用水;黄沙水库常年平均蓄水量约700万m³(死水库容约60万m³),按日均供水量2万m³、自然蒸发约1.25万m³计算,仅可支撑万里自来水公司供水区域约196天用水。

  自2020年持续干旱以来,碗窑水库、黄沙水库库容相继告急,水源性缺水,无水可供,镇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遭受严重威胁。为此,相关供水企业采取从陈江、沥林、新圩至镇隆的供水管道建设、应急供水工程建设、加建联溪村加压泵站等多项措施,但都处于管道末端,供水压力低,无法长期稳定满足镇隆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总体规划(2014-2030)》中还提出,潼湖水厂将作为镇隆镇远期供水保障,经论证分析,惠城区部分供水主管老旧且更新难度大,造成潼湖水厂出厂水压力偏低,仅有0.32Mpa,且潼湖水厂向镇隆供水是由低处往高处供,标高为12.95米,而镇隆供水最不利点处的标高为74米,两地高差约60米,天然加剧了供水难度。加之镇隆工业发展迅速,据了解,在供水区域内的3个开发区(万里工业区、华阳工业区和镇隆北部新城),未来几年将有50至60家企业落户,其中有31家企业投资超过5千万元,目前镇隆工业大用户已达37户,预计年供水量将以15%的速度递增。

  根据2011年11月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抗旱规划》(国函(2011)41号)要求,对于缺少饮用水备用水源或水源单一的城市,应实施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进一步明确,对单一水源供水的城市,应于202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应急水源或备用水源建设;2015年水利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水利规划工作的通知》,也要求完善城市供水保障体系。因此,从保障镇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用水安全的高度出发,改变“看天喝水”、单水源长距离单管的供给现状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三、解决对策及建议

  为着力解决镇隆水源性缺水问题,建议将镇隆供水纳入全市供水水网工程规划,沿省道S357线敷设长约24km的DN1300原水管至黄沙水库,使惠阳西枝江供水管线与黄沙水库连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