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惠阳人大代表票决制为民生幸福“加码”
作为群众“点单”,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经过人民代表大会票决,代表“定单”的十件民生实事,始终广受人民群众关注和期待,也是惠阳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惦记”的重点工作。
近年来,惠阳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听“民声”践“民意”,建立了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买单”、人大“验单”的为民办实事全新模式,有效推动十项民生实事高质量落实,实现民生实事项目“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彰显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惠阳实践。
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民生实事票决制工作始终
在2023年12月18日至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召开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视频座谈会上,惠阳区人大常委会作为发言单位之一,以“把握‘四个度’,推动民生实事‘由民作主’”为题作了典型交流发言,详细介绍惠阳区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落地以来探索与实践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2020年以来,惠阳区人大常委会按照充分尊重民意、项目科学合理、覆盖范围广泛的原则,启动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探索建立了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买单”、人大“验单”的为民办实事全新模式,实现民生实事项目“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
惠阳区高度重视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民生实事票决制工作始终,形成区委统筹领导、人大票决监督、政府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把民生实事项目纳入区绩效考核,由区委、区政府督查办对各相关单位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考核,并落实结果运用,做到组织领导上更有“高度”。
同时惠阳区人大常委会出台了《惠州市惠阳区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细则》,为依法开展票决工作提供了遵循。
力促民生实事“选对、选准、选优”
民生实事办哪些,群众最有发言权,要把一桩桩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必须明白群众所需所盼。
项目的征集和初定环节是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的基础。2020年以来,惠阳区坚持将更多来自基层的“民声”“民意”参与到民生实事票决制工作当中,区人大代表广泛收集群众对民生实事项目的意见建议,并及时转交区政府参考,为区政府初选民生实事项目汇聚到更多的民意民声。
区政府对征集到的民生实事项目进行初选,按不低于30%的差额比例形成候选项目建议方案。区人大常委会对候选项目进行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对候选项目再优化再完善,力促民生实事“选对、选准、选优”,最大限度地做到了把群众在民生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征集上来,做到项目征选上更有“广度”,让“民声”引领“民生”。
2022年,为确保十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有更坚实的民意基础,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省市区镇四级人大代表开展2023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征集与调研工作,将收集到的33项意见建议转区政府制定2023年度十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时参考。
随后,转交并票决成为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的“推动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推动了18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满足了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又如,交通出行向来是群众密切关注的问题,“提升交通运行能力”从2021至2023年连续3年票决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全区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群众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2023年,惠阳区先后完成惠阳区第二人民医院主体工程建设、“四好农村路”农村公路升级改造37.011公里、新建6座智慧停车场新增停车位1051个、半岛滨水公园建成开放……一桩桩民生实事项目“如期交付”,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都是惠阳人民群众日思夜想、急难愁盼的事,每一项民生工程的推进实施都见证着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持续攀升。
居住在临近淡水河畔缘水岸小区的居民周女士说:“现在的淡水河清、景美,现在两岸建起公园,方便了我们休闲运动。”淡水半岛滨水公园非常美,每天饭后她都会带着小孩到淡水河边公园散步、乘凉、娱乐、运动。她希望政府在巩固好水污染防治成效的同时,继续完善和丰富滨水公园的儿童娱乐设施,规范管理公园内流动摊贩问题,让市民享受更加美丽舒适的游园环境。
推动项目从“办得了”向“办得好”转变
2020年以来,惠阳区人大常委会提请票决候选项目52个,票决确定40个,完成率达100%。项目涵盖了食品安全、教育医疗、道路交通、城市品质提升、乡村振兴、社会保障等领域。如今,往年票决的民生实事已全部落地兑现,人民群众共享票决福祉。实施情况测评结果也连续4年全部为满意等次。
票决制的实施,让各位代表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下来如何推动民生实事落实落细,如何督促政府兑现为民承诺?
惠阳区人大常委会在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过程中体现人大和人大代表的主体地位,加强与政府部门联动,加强与基层群众的沟通,通过一场场座谈、一次次建言,凝共识、集众智、聚群力,让民生实事更有“温度”。
不久前,惠阳区政府制订了《惠阳区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工作实施方案》,在惠阳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区政府关于办理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方案的报告,确定了民生实事的“履职清单”“任务清单”。
会议审议时,各位组成人员、列席代表围绕民生实事的各项工作任务,联系实际,谈感受、传民意、提建议,气氛十分热烈。
比如,关于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多名代表发言,建议建设农贸市场农产品检测点,完善检测功能、丰富检测品种。严厉打击食品造假制假现象,加大曝光力度,营造全社会共治氛围。落实食品安全监管经费保障,全力保障食品安全工作顺利开展。
再如,关于推进智慧停车场建设问题,代表关注度非常高,他们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到智慧停车场停车,解决群众到智慧停车场停车意愿较低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就停车场选址、收费等问题多征集民意,做好研判、评估。加强智慧停车场设施设备的质量把关和日常管理维护。同时,代表们也认为,惠阳智慧停车位普遍较少,建议参照深圳、惠城区等地区标准,对停车位面积进行适当调整。在建设城市公共停车位的同时,要管好用好现有停车位,对乱停乱放、侵占停车位的现象要进行严管严查,研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保障群众享有公平停车环境。
关于民生实事这一议题,审议了近两个小时,参会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代表提出了40多条意见建议,区人大常委会整理后形成了审议意见转交区政府研究办理,切切实实地体现了人大代表“为民发声”的履职担当和人民情怀。
同时,坚持依法监督、正确监督、有效监督是票决制工作成功实施和取得成效的根本关键。每年惠阳区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宪法法律赋予将十件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制定十件民生实事督办分工方案,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相关工委、专业代表小组或有关代表实行“1+1”(即1名常委会领导领衔,1个工委牵头督办)开展全覆盖、全过程、全链条跟踪监督。通过视察、专题调研、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等方式,对民生实事票决项目实施情况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监督。将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具体承办工作部门,实现跟踪监督、持续监督,在项目推进上更有“力度”,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从“办得了”向“办得好”转变,推动十件民生实事高质量落实。2024年惠阳区人大常委会将正式启用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届时,民生实事办理情况及进度将上传到平台,代表查询办理情况、督促民生实事办理,将更加便捷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