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好水”变经济“活水”!惠阳组织人大代表视察淡水河综合整治和淡澳河通海碧道建设
12月6日,惠阳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市、区人大代表视察惠阳区淡水河综合整治、淡澳河通海碧道工作,参加视察的代表前往三和街道淡水河联想工业园区段整治工程施工现场、淡水街道桥背排涝站扩容改造施工现场和淡澳河(阳光桥-大亚湾交界)段通海碧道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调研淡水河综合整治、实施防洪排涝整治推进情况和淡澳河通海碧道生态景观廊道升级改造情况。
代表们建议,淡水河综合整治、防洪排涝、淡澳河通海碧道等水利工程投资巨大,在保护水生态环境、防洪排涝等前提下,应考虑利用好淡水河、淡澳河的水资源,如举办大黄鸭游惠阳之类的活动,把生态“好水”变成经济“活水”,做好“水文章”、培育“水经济”、赋能“水产业”,推动惠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淡水河惠阳段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淡水河是惠阳的母亲河,也是深惠界河,全长95公里,其中惠阳段49.4公里。深圳段已按百年一遇防洪标准完成整治,惠阳段尚未进行系统治理,现状河道弯曲,行洪“卡口”阻洪严重,历史形成的阻水建筑物较多(如铁桥、角塘桥等),大部分河段现状防洪标准不足10年一遇。
淡水河联想工业园整治工程已经动工建设,正在进行岸坡土方开挖及护岸工程等工程。
因淡水河道上下游治理不同步,造成深圳上游河道宽、惠阳下游河道窄的窘境,给惠阳区带来巨大防洪压力,也给深圳带来严重的内涝问题。特别是随着深圳城市化发展,淡水河上游片区下垫面条件发生巨大变化,原有可滞留雨水的农田、鱼塘已不复存在,深圳境内雨水可通过市政管网或排渠快速产生汇流。
淡水水位站近年来的有关洪水过程显示,淡水河洪水已呈现暴涨暴落、洪峰流量大的特点,沿岸防洪排涝问题呈愈演愈烈之势。
惠阳编制了《淡水河防洪排涝系统治理方案》,提出“以泄为主,泄分结合”的治理思路,确定淡水河惠阳段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建设内容为治理河道长59.99公里,河道扩宽及降滩疏浚53.51公里,新建或加固堤防14.58公里,新建或改造交叉建筑物20座,新建排涝站1座,新建护岸26.6公里,雨水排口改造54座,淡水铁桥拆除重建;新建2条分洪箱涵共长7.5公里,配套新建检修闸4座,坪山河配套新建拦河闸1座,工程总投资为80.13亿元。
鉴于淡水河防洪排涝整治投资较大,结合实际,惠阳按照“卡口段优先、易淹河段优先、主河道优先、下游优先”原则,推进淡水河防洪排涝整治相关工作。目前有三个子项目动工,分别是淡水河城防段拓宽工程、淡水河联想工业园整治工程、惠阳城区桥背排涝站扩容改造工程,其中城防段拓宽工程已完成河道清淤和淡环水文站桩基础已完成,正在进行岸坡土方开挖及护岸工程等工程;淡水河联想工业园段整治工程完成护脚桩基灌注桩733条,旋喷桩307条,其余正在推进中;桥背排涝站扩容改造工程已完成站及水闸主体结构及防洪闸安装,现正进行泵站装饰、前池施工等,力争在2025年6月底前完工。
淡澳河通海碧道
“阳光桥-大亚湾交界”段月底基本完工
淡澳河起于淡水河分洪口,终于大亚湾白寿湾,贯穿惠阳和大亚湾城市发展核心区域,是惠阳和大亚湾生态空间与城市发展互联互通的重要联系纽带。淡澳河全长约17公里,惠阳区段淡澳河范围起点从淡水河分洪口至终点大亚湾交界,河道总长约5公里;大亚湾段淡澳河范围起点从惠阳-大亚湾交界至白寿湾出海口,河道总长约12公里。
淡澳河是惠阳区通过大亚湾的廊道系统,连接大亚湾海湾风情休闲游线的关键慢行通道。淡澳河经过2010年的综合整治工程,现状河道水利已达标,两旁沿河有滨水步道与绿化带,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沿河休憩的场所。但现状滨河景观存在慢行功能性不足、景观特色不强、服务设施缺失等问题,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淡澳河通海碧道“阳光桥-大亚湾交界”段工程计划在本月底完成建设。
惠阳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代表议案《关于打造淡澳河沿岸山水相连新格局 提升城市绿色休闲新空间的议案》,按照“先行方案设计,分步分期实施”的原则,利用现状土地,分段分步推进淡澳河两岸通海碧道和公园升级改造建设。
目前淡澳河通海碧道分为“淡水河分洪口—东门桥”、“阳光桥—大亚湾交界”、“东门桥—阳光桥”3个子项目,总长约5.15公里,包括增建骑行绿道,完善廊道功能,同时提升滨河景观品质,增设健身休闲器械,坐凳等设施,加强淡澳河两区一河两岸整体规划,协同发展,并与大亚湾廊道建设同步开展。
淡澳河通海碧道将利用现状土地,分段分步推进淡澳河两岸通海碧道和公园升级改造建设。
今年7月,2024年惠阳——大亚湾第一次区域协作联席会召开,双方共同推进淡澳河跨界河流整治项目建设,按“先贯通后优化提升”的思路,加快推进淡澳河通海碧道“阳光桥-大亚湾交界”段建设。今年11月29日,“阳光桥-大亚湾交界”段开工建设,进场施工排水沟开挖、砌砖等,预计12月底前基本完工。
待整个项目建成后,通过新建慢行骑行道和滨河步道,增设景观节点、儿童活动空间、体育健身场地等,贯通惠阳和大亚湾两区淡澳河慢行系统,实现惠阳和大亚湾淡澳河廊道互联互通,推动淡澳河沿线品质提升,满足周边不同年龄段居民对运动、休闲、娱乐等各种活动空间的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代表建议把生态“好水”变成经济“活水”
在座谈会上,市人大代表文倩莹建议,淡澳河通海碧道的绿化、儿童设施等建设,应统筹利用各个部门的专项资金,减轻资金建设压力,更好地推进项目顺利建设,早日投入使用造福于民。
与会人大代表建议,利用好淡水河、淡澳河的水资源,把生态“好水” 变成经济“活水”。
惠阳区人大代表谢敏表示,淡水河综合整治工程是惠阳人民和人大代表一直关注的民生项目,且水利工程投入巨大,保护水生态环境、防洪排涝等前提下,应考虑利用好淡水河、淡澳河的水资源,如举办大黄鸭游惠阳之类的活动,把生态“好水”变成经济“活水”,做好“水文章”、培育“水经济”、赋能“水产业”,推动惠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代表冯伟渊也赞同谢敏的建议,他说,除了淡水河综合整治应考虑做好经济文章,淡澳河通海碧道在打造景观长廊时,应该考虑融入商圈经济,吸引民间资本打造夜经济,收益可用于工程建设和日后维护管理,减轻财政资金压力。
惠阳区人大代表黄锦容建议,淡水河经过整治后,水质稳定在地表Ⅲ类水标准,但在雨季水质仍会有波动性反弹,是因为有溢流的现象,在实施防洪排涝工程时,要与惠阳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相结合,同时注意保护沿河两岸边坡的自然风貌,并附带修复生态功能。
惠阳区政府副区长陈湘回应代表建议时表示,感谢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接下来在淡水河综合整治、淡澳河通海碧道建设中,会注重项目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包括生态保护、水资源调节、沿河两岸建设以及沿线全域土地整治等,联动周边区域,助力惠阳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关链接
淡水河综合整治尚为动工河段分四期7个项目实施
对尚为动工的河段,惠阳计划按“分段立项”推进整治工作,分为四期7个项目,工程总投资约80.13亿元。
一期工程实施范围为淡水河外环路-内环路段,淡水糖厂旧址-惠大铁路桥段,主要建设内容为整治河道11.27公里,新建或加固堤防5.71公里,新建或改造交叉建筑物6座,新建护岸15.14公里,目前已完成工程立项审查工作,正开展初步设计工作,计划2025年2月动工建设。
二期工程由三个子项目组成,分别是淡水河深惠交界-外环路段整治工程,内环路桥-淡水糖厂段整治工程,淡水铁桥拆除重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拆除重建淡水铁桥,整治河道9.05公里,新建护岸8.68公里等。目前工程可研编制工作全部完成,报区发展改革局立项审批中,计划2024年12月中旬完成立项及相关前期工作。
三期工程实施范围为淡水河惠大铁路桥-莲塘桥、联想工业园-永湖镇S20潮莞高速桥,主要建设内容为整治河道17.27公里,新建或加固堤防8.82公里,新建护岸2.78公里、排涝站1座等。目前工程可研编制工作已完成,计划2024年12月中旬完成立项及相关前期工作。
四期工程由两个子项目组成,分别为石化大道分洪通道及配套工程、仲恺路分洪通道及配套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整治河道15.6公里;新建2条分洪箱涵共长7.5公里,配套新建检修闸4座,坪山河配套新建拦河闸1座。目前正在编制可研,计划2025年6月底前完成可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