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区人大代表调研惠阳区深度融深融湾交通设施对接情况 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7月18日,惠阳区人大常委会组织我区部分省、市、区人大代表开展“绿美广东·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调研我区深度融深融湾交通设施对接情况。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叶茂庭以人大代表身份参加调研,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少丽、副区长邓伟男参加活动。
活动中,调研组先后来到秋长街道白石路—秋宝路路口、金湖路—工业三路路口、旺多路—丹梓北路路口,现场查看我区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融深融湾互联互通建设情况。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调研组认真听取了惠阳区深度融深融湾交通设施对接情况汇报。据介绍,近年来,我区立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定位,按照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的理念,大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融深融湾步伐。据初步统计,2021年以来,区财政累计投入116亿元用于推进交通项目230多个。其中白云大道一期、深莞惠红色干线一期、龙湖东路、将军路等交通主干道相继建成通车,金惠大道、人民路等一批市政道路已建成使用。惠阳与深圳、东莞的互联互通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城市面貌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下来,惠阳区将继续落实双边对接协调机制,定期对跨界道路的建设方案、跨河桥梁的防洪标准、建设模式、管养主体等问题进行协商,确保跨界路网规划有效衔接,技术标准相对统一。按照谋划一批、推进一批、建成一批的思路,全力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逐步消除对外连接的瓶颈路、断头路,实现惠阳与周边城市的快速通达,为惠阳高质量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代表们对我区深度融深融湾交通设施对接工作情况给予充分肯定。调研组建议,要主动作为,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推动项目逐步落地落实见成效。要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交通发展规划,推动规划与重点任务、持续保障、建设标准、社会经济匹配协调。要深化跨区域合作机制,共同研究解决跨区域交通设施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推动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要强化项目的管理监督,建立健全全项目、全周期管理机制,确保跨界路网建设标准相对统一。要推动智慧交通跨界融合,共同推动城市交通向更智能方向发展。要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持续关心关注融深融湾交通建设有关工作,及时反映有关意见建议,助推惠阳与周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