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议案 正文

关于打造淡澳河沿岸山水相连新格局 提升城市绿色休闲新空间的议案

来源:    2023-03-17 14:45:00

提议案代表:谢敏、刘奕辉、董亚洲、叶幼帆、叶子裕、戴广源、方秋雄、蔡学、傅莉清、付金桂、赖文胜、李丽雅、戴惠航、姚汝科、周燕贵

  关于打造淡澳河沿岸山水相连新格局

  提升城市绿色休闲新空间的议案

  一、案由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重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省委、省政府提出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要求,惠阳区加快绿地公园及河道景观建设,打造绿色休闲空间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结合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行动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具有惠阳特色的生态休闲空间和景观廊道,提高城市品质,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此,我们建议惠阳区政府和大亚湾开发区管委会统一规划,共同发展,加快淡澳河景观廊道规划,推动公园提质改造,通过全面建设,提炼与挖掘地域文化、修复提升公园和廊道沿岸生态等多维度措施,以补充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为基调,成为集乡土记忆、生态景观、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滨河景观示范名片。

  二、案据

  (一)淡澳河两岸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淡澳河是一条人工开设的连接惠阳母亲河淡水河的排洪河,全长约17公里,起于淡水河分洪口,终于大亚湾白寿湾,贯通惠阳区和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贯穿惠阳和大亚湾城市发展核心区域,通过数十年的开发建设,该河现已形成了两区的生态和经济双重优势,特别是经过近年的整治提升,成为山水城融合的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是惠阳与大亚湾生态空间与城市发展互联互通的重要联系纽带。忆想当年,为开凿河道分流淡水河洪涝,解决淡水河流域人民长期饱受洪涝之苦,惠阳人民不辞艰辛,以铁镢、铁锹、小推车等简易工具,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开挖出分洪入海的淡澳河,艰苦奋斗历程历历在目。1978年8月,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到惠阳农村调查研究,曾到淡澳河工地视察,推动了淡澳河分洪工程建设。

  以淡澳河为纽带,以河道两岸为载体,统筹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建立复合型廊道,通过系统思维共建共治共享,优化廊道的生态、生活、生产空间格局,形成碧水畅流、江河安澜的安全行洪通道,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自然生态廊道,留住乡愁、共享健康的文化休闲漫道,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好样板。在《惠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中,淡澳河是惠州市纵向碧道-南北水脊的重要段落,也是惠阳区通过大亚湾碧道系统,连接大亚湾海湾风情休闲游线的关键慢行通道。打造淡澳河两岸通海碧道,不仅是人民群众追求城市品质的需要,更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当前,淡澳河两岸现状存在需进一步规划提升的地方,如:

  1.惠阳区方面。惠阳中心城区淡澳河两岸现状居民区、商业地块分布密集,局部有少量社会服务型地块,人口聚集较多,滨河景观使用率大。淡澳河经过2010年的第3次综合建设整治提升,河道水利防洪排洪功能已达标,两岸完善了沿河通道与绿化景观带,设有若干临水观景台,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沿河休憩的场所。但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现有滨河景观已逐步落后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如慢行功能性不完善、景观特色不强、休闲设施缺失等诸多问题,再加上沿岸公园山体景观、人文景点未能完成链接建设。淡水河与淡澳河周边的卢屋山公园、亚公顶公园、凤凰山公园临近淡水老城,居民景观休闲需求大,但相应景观建设滞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大亚湾方面。淡澳河贯穿惠阳-大亚湾城市发展核心区域,当前两地交界处难以相互协同,在交通、公共服务等方面易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如现状缺乏步行桥,导致两岸居民生活不便;两地城市道路设计标准不同,导致衔接不畅,交通拥堵;在治理水资源和生态修复方面,两地没有统一治理标准,导致很多公共资源浪费,任何一方单独去治理、修复也是无法达到生态修复的效果;淡澳河一河两岸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近年来惠阳-大亚湾发展尤为迅速,人口急剧增加,致使当前的公共资源紧张。虽然淡澳河两岸已规划有多项文化体育及公用基础设施,但还是不能满足居民和企业的使用需求。

  (二)惠阳区公园现状及存在问题

  公园的传统功能主要在于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公园也是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大批园林绿地的建设,使城市公园成为城市绿地系统中最大的绿色生态斑块,是城市中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之所在,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对局部小气候的改造有明显效果,使粉尘、汽车尾气等得到有效抑制,被人们称为“城市绿肺”、“城市氧吧”。公园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居住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积极的、有效的作用。按照相关城市整体规划,惠阳区的城市公园数量不足,现有的城市公园规模小,建设标准不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目前,淡水河和淡澳河周边的卢屋山公园、亚公顶公园和凤凰山公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入口形象体验不佳。公园入口缺乏标志性景观和引导性功能,存在年久老旧、破损缺失情况,缺乏明显识别性与形象性引导,整体景观形象不佳。

  二是缺少游玩空间。内部功能单一,形象简陋,缺乏完整的功能性和游玩趣味性,风景资源特色不明显,成熟景点不多,缺少停留驻足休闲观景的空间。

  三是植物景观缺乏特色。公园植被林相单一,季相变化不明显,存在部分植被缺失、地表边坡裸露及老化现象,景观游赏性较差;部分公园(如凤凰山公园)现存桉树较多,不利于水土保护,有碍公园长期发展。

  四是配套设施不完善。配套设施缺失,缺少垃圾桶、指示牌、休闲坐凳和灯具等设施;应急防灾设施不完善,缺失快速应急通道配套设施,满足不了防灾需求;公园登山台阶的栏杆扶手设置较少,整体安全性低;登山沿路缺乏停留休憩空间和观景平台,人性化设计缺乏。

  五是设计理念落后。公园在设计中体现文化内涵较少,缺少了城市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与城市个性的缺乏,使得其没有展示出惠阳的地域特色和城市个性。

  六是文化内涵挖掘不够。除卢屋山公园为原叶挺纪念馆旧址及惠阳革命烈士纪念碑所在地,有比较清晰的文化形象外,其他几处均为以植物为主的山体休闲公园,作为东征和抗战时期的军事要地,其遗址的保护和历史的挖掘尚待开展。

  三、加快打造城市绿色休闲空间的对策

  坚持规划先行,以提升淡澳河周边公园及沿河景观廊道为切入点,加强惠阳-大亚湾的联动机制,完善整体规划,实行分步推进,尽快启动亚公顶、卢屋山、凤凰山公园设施提升建设,同步开展淡澳河与沿河公园景观功能布设、公共设施配置和提升等方面统一规划工作,进一步完善惠阳-大亚湾的城市功能,形成优质均衡的服务体系。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打造淡澳河通海碧道关

  系到惠州中心城区惠阳——大亚湾组团的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公共利益,事关两地人民的切身利益。建议成立跨区协调指挥机构,统一谋划推进项目规划建设事宜。按照“统一规划、各自实施、量力而行”的原则有序推进规划建设工作。

  (二)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的原则对绿色休闲空间进行建设。建议加快亚公顶、卢屋山、凤凰山公园建设,将乡土文化、红色文化和改革开放精神等元素融入其中,打造主体鲜明的文化休闲公园;建议对淡澳河沿线空间开展前期规划研究,规划方案充分考虑增建骑行绿道,完善碧道功能,健身休闲器械、坐凳等设施,加强淡澳河两岸整体规划,保持风格一致性。

  (三)多途径筹措建设资金。一是建议惠阳及大亚湾按照建设计划,合理安排区级年度项目资金,满足建设需要;二是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的协调对接,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和债券资金;三是创新建设模式,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引导国有企业或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以减轻两地财政负担。

  (四)强化用地保障。根据项目社会效能和经济效能,用活国土空间规划等政策,盘活项目用地,充分利用好社会公共空间资源。加大空间建设用地保障力度,确保建设用地合法性。同时适当放宽土地利用的审批条件,加快该项目重点区域的用地审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