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区人大代表⑤丨刘崇高:以专业水平发挥监督力量 怀为民情怀践行服务初心
工作繁琐,在数据海洋里明察秋毫,为提升财会监督质效保驾护航;心系民生,百忙中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为涉及群众福祉项目屡屡发声。广东荣德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合伙人、政府业务部部门经理、注册会计师刘崇高讲起成为一名区人大代表的历程,他开心地说:“大学毕业后我就到了惠阳工作,结婚生子、安居乐业。作为一名‘新客家’人,我也想在这里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认为,作为人大代表就是个很好的服务途径。两年来,刘崇高把人大代表履职与个人本职工作有机结合,忠诚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用心践行为民服务初心。
履职感受:“沉甸甸”的责任感 不敢怠慢
会计师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其工作对于企业、政府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职业也成为人们眼里高强度、超忙碌的“代名词”。
2009年,刘崇高在惠阳参加工作。“从业的前些年,我所接触的是制造业、房地产等企业,近些年我的业务主要对接机关事业单位,包括基层的村(居)委会、村小组等,也可以说是‘对公了’。”刘崇高说,财会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对公业务”中,政府部门、机关事业单位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
在惠阳区人大常委会上发言的刘崇高。
2021年,他经过区委提名、选民投票当选为区人大代表。“意外又惊喜。”这是他之前从未想过的。据了解,刘崇高是该公司自1999年改制20多年来,出现的首位人大代表。不光他自己,公司上下都倍加重视、引以为豪,每当有人大履职与本职工作时间“起冲突”时,大家都主动协调、优先保障刘崇高去参加前者。
成为人大代表后,刘崇高更忙了。除了开常委会,审议政府有关专项工作报告,参加人大例会、财经工委组织的调研活动、秋长代表团调研活动、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会、履职类的学习培训等,他还会到选区里跟群众见面收集大家意见。他打起“十二分精神”,牢记自己的使命,以专业的财会知识,为政府重点民生资金使用积极建言、提供参考,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每一场会议,每一次发言,刘崇高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每一场会议,每一项调研,每一次发言,他都提前把材料读懂看透,做好案头准备工作。“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不敢怠慢。”为此,刘崇高经常要加班。据初步估算,自2021年9月成为区六届人大代表以来,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他参加“人大代表”相关活动时间折合约70天,这相当于每年有近2个月的工作时间用于代表履职,履职热情满满。
今后计划:深入基层听取民意 为民发声
刘崇高不仅是名普通人大代表,更是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审议政府相关报告中,他本着专业精神和严谨态度,站在推动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化、财政资金利用高效化的角度,屡屡发声提议。他也发现,类似他这样的专业性人大代表并不多。
今年6月,刘崇高为辖区人大代表授课,教人大代表们如何审议政府相关报告。
今年6月,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为扎实做好辖区财经监督工作,进一步提高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举办了一场财经监督工作业务培训,受训人员为区人大常委会财经专业小组成员。刘崇高受邀作为主讲人进行现场授课,逐条分析,从政策理论到实务案例,教大家如何审议政府相关报告。“通过培训,提升人大代表监督工作专业化水平,也增强人大监督工作实效。”他感觉,之后的每次开会,提建议的代表多了,建议的角度宽泛了、内容更丰富了。
“一定要履好职,这些审计问题无不关系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他时刻谨记“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宗旨,用专业眼光盯紧审计报告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
刘崇高跟单位同事沟通对接工作事宜。
还记得去年7月,在一次审议政府审计工作报告时发现审计提出了一些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当前不少机关单位普遍存在的,以及过去经济发展中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发现问题容易,但这不是审计的目的,重点是要整改。”他说,从报告中发现了普遍共性问题,他对此提出了“相关问题的业务监管部门,要研究制订可采取的具体整改措施,联合审计部门发挥专业优势,为被审计单位整改提供指引,让被审计单位通过整改促进学习,规范后续各项业务活动”建议。同年10月,财政部门就针对“往来款项长期挂账”问题出台了解决指引办法,随后审计部门也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跟进往来款项挂账整改事项,着力解决了不少历史遗留问题。”看到政府部门愿意联手共同解决,也看到了整改后有关单位更健康地运行,我感觉去年成效还是不错的。”他娓娓道来这段经历,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我在惠阳生活了14年,也见证了惠阳14年的变化发展。如今,我的家在这里,父母及兄弟姐妹都来到了这里,我对惠阳有一种别样的感情。”刘崇高说,接下来的履职中,除了在财会专业发挥监督职能之外,他也会更加深入基层,听取民意,争取多在民生领域提建议,当好民声民意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