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代表风采 正文

惠阳区人大代表②丨黄锦容:“人大给了我新平台,我希望人人都能让环保成为一种习惯”

来源:    2022-11-02 17:34:00

  2021年11月,惠州市生态环境局惠阳分局污染防治中心主任黄锦容有了一个新身份:惠阳区第六届人大代表。作为人大代表队伍里的“新兵”,每逢区人大常委会组织视察调研或召开常委会会议,总能听到她的声音:“将军东路周边容易在雨天积水,请问改造工程中管网建设规划是怎样的?”“叶挺东路项目建设中雨污分流方案如何实施?”“关于淡水河综合整治,我提出以下建议:子项目分开立项,注意相互连通性;注意水环境,防洪排涝、市政建设互动性;同时要考虑防洪排涝优化问题……”

  新的身份代表着新的责任、新的使命。黄锦容说:“人大代表其实就是‘服务员’,为群众、为发展服好务、尽好责。”她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发挥自己的专业作用,让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为民情怀:环保工作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

  生态环境是人类得以生存、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基础。2008年,大学毕业的黄锦容怀揣着这份热爱,来到惠州市生态环境局惠阳分局参加工作。十四年来,她先后负责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污染防治中心、环评审批与排放管理股具体工作。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从事着一份平凡的工作,必须要对这份工作负责。”黄锦容经常这样对同事说。她吃苦耐劳,尽心尽责,“白加黑”“5+2”在她这是常事,身边人都说她“舍小家为大家”。

  在工作上,她还是个“死磕”的人。她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不依赖于第三方服务单位、不局限于传统方法,在水质分析研判、问题清单查找、工作组织协调、环评技术审查、重污染企业监管等方面,敢与传统的标准、老旧工作方式较真,经常有独特的见解和方法,积极献言献策,深得同事领导的一致认可。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黄锦容对党的二十大报告里的这句话感触很深。她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摆到了更高的位置,她对接下来的工作更有信心。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为了人民。她说,环保是跟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部门,自己作为一名环保人,走进了人大队伍中,其实是“一脉相承”。“当我在人大这个集体里,把自己工作所感所想、所面对的问题跟大家共享,有很多代表会受到触动,他们对环保也渐渐更深入了解,越来越多人关注环保、参与环保。”黄锦容讲起来特别开心。

  为民发声:让环保成为一种理念、一种习惯

  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惠阳打赢了这场“治水”攻坚战,淡水河实现了二十多年来的跨越式达标。2019年11月,淡水河水质从劣v类跃升到4类,2020年至今稳定达到3类水标准。这是多么喜人的成绩。但黄锦容不会忘记过去:曾经,淡水河水质二十多年不达标,作为“治水”主要部门的牵头人,她深感责任重大。

  “要打赢这场战役,必须要先摸清底数!”当时,她和同事们开展了一场从岸上、水边、河中全方面的排查监测,查排口、找问题、测水质、寻原因,调查分析了淡水河上中下游以及16条一级支流水质变化,对流域300多个入河排污口进行了溯源监测,收集了流域供水量、污水处理能力、污水实际处理量,了解了配套管网建设和通水情况,终于摸清了污水管网、处理能力缺口,发现淡水河水质迟迟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治污能力跟不上需求。

  事实清晰、数据翔实。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治水团队以水质达标为目标,提出了“不让污水入河”的治理思路。她和同事们又展开新一轮调研,拟定了系列科学系统、可操作性强、针对性强、远近结合的达标攻坚方案,有效推进治污设施建设、配套管网建设、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农业面源清理整治、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河涌综合整治等工作。

  问题逐一破解,三年攻坚成功。2021年,淡水河整治被评为广东省“十佳污染防治攻坚战典型案例”之一;2022年8月底,惠州市生态环境局惠阳分局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她知道成绩来之不易,也深知未来更需努力。黄锦容说:“人大是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团队合作的平台、反映民意的平台、发挥作用的平台。”作为环保领域行家,她积极发挥专长,珍惜每一次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视察、调研机会,也经常听到她提出一些建议:基础设施要配套,污水管网设施要做好。“千万不要园区规划好了,管网不配套,到时候又来走弯路。”她在熟悉的领域建言献策。

  如今,惠阳紧紧围绕打造“智造高地·活力惠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度融深融湾。这黄锦容有了更多思索:怎样才能将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理念,贯穿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她明白,要营造共治、共建、共享的氛围,政府部门、公职人员要先参与,让环保成为一种习惯,以“治水”带动“治城”。

  “履职不到一年,自己任重道远。”她说,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自己将不遗余力深入践行、建言献策,守护好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守护着淡水河的清水绿岸、鱼翔浅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